2020年7月27-30日,第45屆中國家博會(廣州)將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舉辦,聚焦設計引領,為設計力量打call,為提升我國設計水平發力。CIFF設交圈特別策劃「誰是設計師」專題欄目,將行業內優秀青年設計師的心路歷程以及設計思考分享給更多的設計人。
你是誰?設計師是誰?
那些傳說中的設計師又有什么特別?
我們希望大眾能借由「誰是設計師」
這個講述青年設計師故事的欄目
走近「設計背后的他們」
更了解「他們背后的設計」
第二期,讓我們來一起認識
陳旻、李希米
這兩位穿梭于不同國家、文化中的設計行者
他們將攜設計作品亮相
第45屆中國家博會(廣州)
“設計之春” 當代中國家具設計展
讓我們一起聽他們聊聊
關于設計的“小秘密”
走向世界的杭式溫柔
這是 陳 旻
生于藝術世家的陳旻,自小就接受著中國傳統書法與繪畫的藝術熏陶,這也使得少年陳旻,在心里種下了一顆「想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小小種子。后來在大學期間,他受到一名來自德國教授的啟發,覺得自己應該去了解更多元的文化,于是開始了一段漫長的留學之旅。
在這十年間,他曾踏入過德、意、荷三個不同國度,求學于三所世界設計名校,從而領悟到了中國設計語言在世界設計中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一種風格,更是一種態度——中國設計語言應該擁有話語權,我們設計的產品「要講漢語」。
歸國之后,他創立了陳旻設計事務所。這家以尋求傳統與現代、西方與東方交匯的最佳平衡點為主要發展道路的事務所,凝聚了陳旻在國外求學的全部精華,將他的設計觀體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一位工業設計師,他的作品涵蓋了日常用品、科技型產品、家具、室內空間等多個維度。陳旻不斷探索自己在設計世界中的新領域,目的還是那一個——「找到漢語」。
而后,他在2019年推出自有品牌「適寬」,旨在為建筑師、設計師們提供能適應并定義空間的家具與器皿,進一步開拓了自己在國內設計領域的疆土。
陳旻是地道的杭州人,而這座極具中國古典主義浪漫情懷的城市,也賦予他許多設計靈感,那件最知名的作品「杭州凳」便由此應運而生。
這是一把依靠竹子自身韌性而呈現出自然拱形的作品,令人咋舌的是,它僅由16張0.9毫米厚竹片組成。雖然杭州凳是一件外形精巧、有強烈中國特色的高顏值作品,但更有意義的是作者展現了「設計」行為本身的客觀性和自洽性。從萌發對材質的好奇,再到以紙代竹進行實驗,最終落地成凳,這里面的每一步都十分嚴謹。
中國文化給予陳旻的,不僅僅是外在的文化符號,更多是文化內在的哲學。他認為,身為設計師一定要認識到「設計」本身的嚴肅性,不能率性而為,要有萬事俱備的思考過程。而身為「中國」設計師,則需要接納自身的地域屬性,并創造新語言。
這是 設計作品
China Kitchen
設計師對中華飲食文化的深入調研,以及中國人對廚房的需求與習慣,都體現在這組作品中。
杭州凳
運用傳統的手工技法結合現代的設計語言,將竹材本身承重且柔韌的特點發揮到極致。
DS-319
這是一款以三角形為主要構成形態,內含豐富彈性泡沫,能完全貼合人體的「漂浮沙發」。
Embodiment
該作品將一扇古窗的形態細節完整地保留在一塊水晶樹脂之中,邊框里的 LED 將這個古窗透明的化身點亮,傳遞并升華著古窗的滄桑。
Gong
漢語由漢字組成,漢字由筆畫組成,陳旻就是用這樣的思路,將“工”字還原到它最原始的狀態,從桌子、茶幾到架子系統,“工”的可能性一直在延續。
Steamer系列
旻氏椅
木
這是 設計觀
“這個世界上沒有永恒的設計理念,只有不斷改變的設計思維。設計本沒有標準答案,而是一個探索的過程。這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在這路上的設計師需要不斷地審時度勢來完善自己的設計作品。”
這是 小秘密
02 Who is the designer
HC28-PLEGAT餐廳場景
PLEGAT系列在視覺上以弱傳達為理念,營造出一種東方的靜謐平和,讓進入這個空間的人都得以放松精神。
HC28-PLEGAT
chair-1
優美柔和的靠背和硬朗的框架,給整個座椅添了幾分靈動的氣息。
URBANCRAFT -JIAZHUANG DRESSING TABLE
該產品靈感來自于中國傳統嫁妝中的梳妝盒。
URBANCRAFT
YUAN系列
簡約而不簡單是這個系列所有作品的代名詞。
邊桌
野獸派-上海餛飩沙發
靈感來自上海的餛飩,整個造型腿部采用了具有反差且相對纖細的金屬腿來做對比,讓沙發的「身體」極具包裹感,以營造出屬于上海餛飩的那份味道。
這是 設計觀
“在設計中,我會將文化性作為考量的重點。文化二字中所包含的地域性壁壘對于設計師來說是個龐大的課題,因此設計師除了設計產品之外,還需要搞清產品受眾范疇,以達到平衡產品訴求點的目的。”
這是 小秘密